幾天前,國際麵板價格統計機構發布了2017年第一季度麵板價格總體趨勢。整體來看,除了65吋大尺寸麵板漲價略猛以外,其他尺寸的麵板價格都已經趨於穩定。
去年,猛漲的麵板價格嚴重衝擊了電視製造商的利益,也削弱了企業經營的利潤,所以,對於整個行業說,去年是非常艱難的一年。邁入2017年後,大多數電視製造商都積極地意識到,“負利定價”“成本定價”等營銷策略終歸不是長久之計,如今中國已經邁入消費升級階段,企業真正需要依賴的還是提高產品質量,實現產業革新。因此,在今年春天的一係列新品發布會中,我們很驚喜地看到了中國彩電企業的創新與嚐試,大尺寸、人工智能、4K、QLED等新技術正在被越來越多地運用到商業化生產中,讓我們期待中國彩電企業給世界帶來的驚喜。

第一季度是傳統中的淡季,電視製造商對麵板的需求比較少,過去幾個月突飛猛進的麵板價格已經嚴重損害了他們的利益。電視製造商非常擔心自己的企業會不會陷入財政赤字,除非他們能獲得跟麵板商的談判權利。最近,尤其是有很多麵板存貨的中國麵板生產商,已經減少了對麵板的需求,一些全球頂級的電視製造商也削減了他們對小尺寸麵板的需求。然而,需求調整也依然十分困難,因為中國麵板生產商在意識到未來幾個月內供應將會繼續緊張,於是他們又追加了一些訂單。韓國電視製造商非常熱衷於大尺寸麵板,並試圖與麵板生產商談判,試圖將小尺寸UHD麵板調換為大尺寸的。但是,考慮到大尺寸麵板的生產效率,特別是65英寸的,麵板生產商並不能滿足這個需求。
結果是,3月,供需關係繼續偏向供應方。中國和拉丁美洲高於正常值的庫存成為一個重要但是並不大的問題,或者說,也並不能對供需關係產生重要影響,因為在北美、歐洲等其他市場的庫存也依然處於一個安全水平。3月,49吋、50吋、55吋、65吋等大尺寸麵板的供應持續低於需求。高昂的麵板價格已經觸及到了底層電視製造商的底線。除了65吋麵板,其他尺寸麵板的價格增幅幾乎與2月持平。對於32吋、40吋、43吋這樣的小尺寸麵板,需求正在逐漸穩定,價格也會保持平穩,但利潤也是極其微薄的。對於40吋和43吋麵板需求的下降趨勢是預料之中的,但是麵板生產商並不願意降價,而是讓它們繼續與之前持平。
電視製造商如今正麵臨著一個囧境。就眼前來說,他們試圖跟麵板生廠商溝通一個較低的價格,用來減輕他們的經濟負擔,但是從長遠來說,他們想獲得更多麵板來完成他們的商業計劃。最新電視顯示情報服務報告指出,在接下來的第二季度裏,全球兩大電視品牌和中國6大電視製造商將會增加他們的麵板購買計劃,具體分別將比上個季度上升10%-20%,比去年同期上升2%-10%。不管電視的成本有多高,電視製造商都很難將降低2017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購買計劃,因為預計2017年麵板的供應的增長將會低於需求。在中國,近幾個月內,零售價格也將會增長。此外,一些北美和歐洲的零售商也同意在某些春季機型上漲價。
如果第二季度的出貨量低於預期,那麽今年下半年調整庫存的風險就會增加。
價格侵蝕了利益,電視製造商感受到了提高尺寸的緊迫性。同時,供應鏈關係的斷裂導致了麵板分配的變化,特別是大尺寸麵板。自本季度初,麵板生廠商便非常積極地提高了65吋麵板的價格。提高後的價格將會如何對未來幾個月的銷售,成為了一個關鍵的考察點。夏普暫停對三星和還行供應麵板的決定,影響了麵板供應基礎和麵板分配結構,同時夏普電視的出貨量表現和中國麵板生產商的價格策略,也會成為影響麵板供需前景和近期麵板價格趨勢的關鍵因素。
電視製造商正在努力製定一個合適的決定,這個決定最好適應他們今年的戰略,並且能夠降低風險。麵板製造商需要在價格上更加理性,如果他們想在今年剩下的時間裏保持需求或者降低調整庫存所帶來影響。